李晓红强调,中国工程院要发挥国家工程科技力量作用,鼓励和支持广大院士发挥跨学科综合优势,大力推动快速检测、药物筛选、病毒致病机理研究、疫苗研发等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关键技术攻关,为加快公共卫生核心技术研发与攻关提供科技支撑。
■陈欢欢 谁能干就让谁干。201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有9亿劳动力,其中1.7亿为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
不管是否每张榜单都能找到英雄,但揭榜挂帅这一亮剑之举,已经在全社会范围内吹响了科技攻关的集结号,将在更大范围内破除固有思维、激发创新活力、调动创新力量。最终,多家创新型企业成功揭榜。尝到甜头的工信部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再次发布英雄榜,呼吁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主体群策群力、贡献力量,并推动了一批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多年来,科技界一直在探讨和探索科技体制改革,试图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改革的重点正是释放和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根本。
《中国科学报》 (2020-05-25 第1版 要闻) 相关专题:2020两会中的科教热点。在2016年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2月13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吹响了怀柔科学城项目复工的第一声号角。
今年以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速推进。截至目前,29个重大科技项目中,土建工程完工6个,正在施工建设19个,前期手续办理4个。其中,备受关注的5个大科学装置正加快建设,预计能够按计划完成年度建设目标。3月初,怀柔区政府、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对29个科学设施平台逐一开展服务手册编制工作,用于指导各职能部门、科学城管委会各处室,更好地为科学设施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同时也是更好地精准对接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公共服务配套需求。
随着科学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构建世界一流的科技研发平台集群,为提高我国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已经完工,建安工程完成87%,科研设备采购完成87%,安装完成12%。
怀柔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北京分子科学交叉研究平台为例,该项目将围绕分子的精准合成、可控组装、功能体系的构筑与应用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结合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设施,建立国际一流的分子科学交叉研究平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工程建设周期。截至3月中旬, 41个在建科学设施和配套重点项目已全部复工。
科研设备采购已经完成62%,低温中心楼和工艺支撑楼设备已进场准备安装。但是,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和各项目建设单位一道,积极推进科学设施、综合配套等多个项目开工复工。这些重大科技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壮大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研发平台集群,构成大科学装置、科技研发平台、创业孵化平台、成果转化平台高效协同的支撑格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2号楼主体结构和3号技术安全楼的主体结构均完成100%,建安工程完成23%。
随着科学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构建世界一流的科技研发平台集群,为提高我国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建安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进行验收整改。
科学设施平台是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今年以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速推进。
这些重大科技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壮大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研发平台集群,构成大科学装置、科技研发平台、创业孵化平台、成果转化平台高效协同的支撑格局。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2 15:07:03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速推进 6月2日,北京市和中科院共建的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介科学与过程仿真交叉研究平台、北京分子科学交叉研究平台两个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开始土方施工。怀柔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3月初,怀柔区政府、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对29个科学设施平台逐一开展服务手册编制工作,用于指导各职能部门、科学城管委会各处室,更好地为科学设施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同时也是更好地精准对接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公共服务配套需求。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已经完工,建安工程完成87%,科研设备采购完成87%,安装完成12%。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正在进行基础结构和护坡桩施工,建安工程完成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子午工程二期主体结构已于4月28日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建安工程已经完成60%。
其中,备受关注的5个大科学装置正加快建设,预计能够按计划完成年度建设目标。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
但是,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和各项目建设单位一道,积极推进科学设施、综合配套等多个项目开工复工。以北京分子科学交叉研究平台为例,该项目将围绕分子的精准合成、可控组装、功能体系的构筑与应用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结合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设施,建立国际一流的分子科学交叉研究平台。
截至目前,29个重大科技项目中,土建工程完工6个,正在施工建设19个,前期手续办理4个。截至3月中旬, 41个在建科学设施和配套重点项目已全部复工。2月13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吹响了怀柔科学城项目复工的第一声号角。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工程建设周期。
建成后,有望在包括分子绿色高效合成、多尺度分子组装、表界面功能材料构筑、高性能有机光电材料和器件研发、极端使役高分子材料应用等重要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和若干重大突破。科研设备采购已经完成62%,低温中心楼和工艺支撑楼设备已进场准备安装。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速建设,不仅有一砖一瓦的实干,也离不开一丝一毫的周到服务要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持续加强攻关,不断在病毒溯源、检测试剂、有效药物和疫苗研发等关键领域取得更有影响力和更具突破性的成果,为帮助人类最终战胜疫情提供中科院方案。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白春礼强调,要自觉践行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的理念,继续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支撑能力,服务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科学报社 发布时间:2020/6/2 9:13:48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中科院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6月1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召开2020年第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精神。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白春礼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褒扬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的情怀,充分肯定科技支撑疫情防控的成绩,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科技人才的关心厚爱。会上,白春礼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全文,与会同志交流了学习体会。
所有与会的院党组成员都结合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和自身工作实际作了发言,表达了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前进的决心和信心。要立足新时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定位,带头弘扬我国科技界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在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创新制高点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党组中心组成员,院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白春礼指出,要把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与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科院建院70周年贺信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期许和重托,不断增强以科技创新助力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转化为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和自觉行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在全国创新争先奖颁奖大会上,中科院有4位同志获得奖章、33位同志获得奖状,彰显了中科院科技工作者勇于担当、科技报国的精神风貌。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主持会议。
评论留言